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简介
“测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ISO10012:2003给出定义是:“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需的一组互相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该定义揭示了测量管理体系的如下内涵:
第一,测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规定,以及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其核心是“计量确认过程”和“测量过程”的连续控制两个部分。其中,对“测量过程”的连续控制就是对测量数据的连续控制。在这方面,由于我国企业在以往的计量管理中,并没有把测量数据的管理纳入进去,所以国际标准(ISO10012:2003)规定的测量管理体系内涵,对推进我国企业计量管理的创新发展是一个新的突破。将会极大地提升我国企业计量管理水平。
第二,测量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与我国以往建立的计量认证体系,计量保证体系等都不相同。按照国际标准(ISO10012:2003)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规定,企业应该建立一个既能保证测量设备准确可靠,又能保证测量数据连续受控的体系,把对测量设备的管理和对测量数据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并把各种与其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要素纳入其中,形成一个测量管理的系统工程。这就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与国际一致的新型测量管理体系模式。
第三,“测量管理体系”是测量领域的管理体系。就企业而言,企业测量管理体系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都同样是企业若干不同管理体系之一,成为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测量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
-
当顾客对产品质量提出要求,需要企业具有可靠的测量保证时;
-
当企业向市场提供产品,需要企业具有准确可靠的测量能力以证明产品符合规定时;
-
当立法和执法机构对企业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公平交易等有法制要求,需要企业具有准确可靠的测量保障时;
-
当企业进行测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时;
-
其他情况需要企业具有准确可靠的测量保障时。
总之,企业对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公平交易等方面需要有准确可靠的测量作保证时必须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分为三个级别:AAA级、AA级、A级。三个级别符合条款要求的程度不同。
准备工作
结合本企业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对已取证的企业应和确认机构研究换证的时间表,最好与复查相结合,进行审核和换证。实施计划的内容可以分为六个方面,即:
(1)培训;
(2)进行测量管理体系的策划;
(3)编制或编写修改完善体系文件;
(4)试运行;
(5)开展审核和管理评审;
(6)申请确认进行审核或复查换证。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
2 计量单位
3 计量人员
4 计量标准
5 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
二、技术能力要求
1 总则
2 检测能力
3 检测水平
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总要求
5管理职责
5.1 计量职能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 质量目标
5.4 管理评审
6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
6.2 信息资源
6.3 物资资源
6.4 外部供方
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
7.1 计量确认
7.2 测量过程
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8.2 审核和监视
8.3不合格控制
8.4改进
认证流程
-
企业申报
-
费用确认
-
现场评审
-
颁发证书
证书示例